首頁 > 禮儀專欄
「晉塔」(也寫作進塔、進金)是喪葬流程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。逝者完成火化,或傳統土葬後經由撿骨(撿金),將骨灰(骸)裝入骨灰罈/骨甕,由家屬護送至靈骨塔安奉、完成安葬的過程,即為晉塔。這一步象徵把親人安
2025 年冬至在 12 月 21 日(星期日)。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,古人視為「陰極轉陽」的開始,俗語說「冬至大如年」。這天除了家家戶戶吃湯圓「添歲」,也會依循傳統祭拜神明與祖先,祈求來年順遂
身邊發生喪事,費用壓力往往來得又急又重。其實雙北都有相對應的喪葬補助/急難救助可申請,只要在規定期限內備齊文件,就能有效減輕開支。下面整理台北市與新北市的資格、金額、時限與辦理步驟,提供您實務操作指引
想以更環保、更自然的方式送別至親嗎?花葬與樹葬是不立碑、不設墳的自然葬型態,流程單純、費用負擔也較低。本文整理台北市/新北市可辦理地點、費用說明、申請與文件清單、實際流程與常見問答,讓您一次看懂。
面對喪事,越來越多家庭希望以更自然、低碳、簡約的方式道別。所謂環保葬(自然葬),涵蓋「樹葬、花葬、海葬」等做法,強調不立碑、不設墳、不入塔,讓骨灰回歸自然循環。本文帶你一次看懂環保葬的核心精神、三大型
面對至親離世,家屬最在意的是「儀式要周全、心意要到位」。為了讓告別式符合家屬期待、流程順暢,通常會先由專業禮儀師協助治喪協調,與家屬共同確認宗教信仰、會場動線、人員分工與時間表,陪伴大家安穩走完最後一
想快速釐清「家祭(家奠)vs 公祭(公奠)」的差異、家祭怎麼排順序、姻親該站哪邊、現場有哪些禮節要注意?以下用最實用的方式,一次說清楚。本文由正安生命整理實務經驗,提供家屬在新北/台北地區常見的操作參
在台灣的喪禮文化中,「出殯前一天的法事」通常是整個治喪流程的關鍵銜接點。下面用好理解、可實作的方式,帶你一次掌握時間長度、主持人角色、常見儀式、流程安排與地點選擇。
懷愛館(原台北市第二殯儀館)位於大安區辛亥路三段330號,館內外提供多條免費接駁「懷恩專車」與周邊停車場,搭配捷運、公車轉乘即可快速抵達。本文一次整理**捷運出口指引、接駁車S31/S32/S33(加
想快速搞懂「台北市火化要多少錢、怎麼申請、流程多久、家屬要準備什麼」?這篇一次整理2025 最新收費標準、火化流程圖解、二次火化(撿骨/撿金)重點與常見 QA,內容以臺北市殯葬管理處公布為準。
冬至,是二十四節氣中極具象徵性的一天:一年當中黑夜最長、白晝最短,自此「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」,白天會一天天變長。對傳統社會而言,冬至不僅是天文現象,更是家族團圓、祭祀感恩的重要節日,故有「冬至大如年」
2025 年冬至落在 12 月 21 日(星期日);以台北為例,冬至天文時刻約在當晚 23:03,這一天也是北半球 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長 的日子。過了冬至,白日漸長,古人以此視為「陽氣初生」的轉捩點,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