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禮儀專欄
「悄悄地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地來。我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!」 對於生命的存在,不拘泥於傳統,而總能瀟灑面對。
治喪守靈期間,家屬利用時間折蓮花、元寶,於做七法會日燒化給予亡者。
因為墳墓既不是石頭也不是物品,所以一定要把他當做人或神來加以參拜。
台灣喪禮有許多禁忌,須誠心看待的,持著寧可信其有、不可信其無的心態遵從這些禁忌。
相信人死後有六道輪迴,投胎後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動物、昆蟲….等,有可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可能到十八層地獄...
安息後,不用有引魂的儀式,因相信基督徒死後靈魂回歸到他本來注的地方~天家,家裡不用設靈堂,如有設置,純為讓親友有個追思的地方...
稱每年十一月為煉靈月,提醒世人不要忘記故去的人,在世之人也要煉淨純潔的靈魂,在教堂或公墓進行亡者的追思彌撒...
古早人家不幸遇有喪事,大都由村里鄰居幫忙,由一熟知禮儀者主持,共同張羅事務,舉辦各項喪葬禮儀。而今現代社會百業分工,今人遇有喪事,因傳統喪葬禮儀事務繁瑣,且一般人也不瞭解喪俗做法,故都委由禮儀公司 葬
喪事的費用要從禮儀內容、物品、會場規模等多方面來衡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