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面對喪事:24/48/72 小時行動清單
第一次接觸喪事,最需要的是可執行的清單。以下把前 3 天的關鍵任務按時序排好,減少慌亂。
0–24 小時:安置與聯絡
- 立即聯繫葬儀社;確認接運地點、時間、冰存安排。
- 準備證件:身分證、健保卡、病歷(如需)。
- 指定聯絡人與決策群組(Line 群組命名+成員)。
- 家屬分工:照片整理、衣物準備、宗教儀式偏好彙整。
- 葬儀社提供:流程與時程表、初步費用架構。
24–48 小時:定流程與場地
- 決定宗教別與儀式組合(誦經、追思會、家祭、公祭)。
- 估人數,與葬儀社確認場地、動線、佈置示意圖。
- 選遺照樣式與相框尺寸;交付高解析照片。
- 確認禮車數量與動線;安排長者座位與無障礙動線。
- 初版報價明細確認;把可選項目先列入備選,不急著全買。
48–72 小時:確認細節與通知
- 完成文宣與流程卡核稿(姓名、職稱、時間全數對)。
- 花禮與供品數量確認;家族追思板或影像牆素材交付。
- 以「一則訊息模板」對外通知(時間、地點、停車資訊、著裝)。
- 檢查錄音/投影設備、家屬休息區與兒童角落。
- 預排雨備或臨時狀況(落雨、停電、改時)。
-
一則通知訊息模板(可複製)
親友您好:先進○○(稱謂)已於○月○日安息。家祭/公祭將於○月○日(週○)在○○館(地址)舉行,入場時間○:○○,儀式○:○○開始。館內有停車位,建議著深色莊重服裝。如不克前來,您的心意我們銘記在心,謝謝關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