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訃聞格式指南】訃聞家屬名單該怎麼寫?內容、用詞與顏色一次說清楚 | 禮儀公司 | 台北禮儀公司 | 板橋禮儀公司
【訃聞格式指南】訃聞家屬名單該怎麼寫?內容、用詞與顏色一次說清楚
當親人過世,除了處理喪禮事宜外,「訃聞」的撰寫也是一項重要步驟。訃聞不僅是通知親友的正式文書,也代表著家屬對逝者的最後敬意與紀錄。那麼訃聞該包含哪些內容?訃聞家屬名單又該怎麼列?本文將為您詳盡解析。
訃聞內容要包含什麼?
一份正式的訃聞,基本上應包含以下要素,以便親友了解逝者身份及治喪安排:
◉ 逝者姓名及對外的稱謂(如:先父、令尊、先妣)
◉ 死亡日期與時間
◉ 出生與逝世年月日,含虛歲或實歲
◉ 治喪與出殯時間、地點
◉ 葬禮形式(如土葬、火化、海葬)
◉ 訃聞家屬名單(包含主要直系親屬)
這些內容不僅協助親友做出時間安排,也能表達家屬對逝者的重視與慎重。
訃聞的顏色有什麼講究?
在台灣民間傳統中,訃聞的顏色會根據逝者的年齡與身份有所區分:
◉ 白色:最常見的格式,適用於虛歲70歲以下,或雖年長但仍有父母、公婆健在者。
◉ 黃色:常見於佛教徒、出家人,或有特殊宗教信仰背景者。
◉ 粉紅色:適用於虛歲70至90歲以上且上無長輩者。
◉ 紅色:稱為「喜喪」,指逝者虛歲90歲以上且家中無上輩長者時所用,象徵人生圓滿。
選擇顏色時建議依循地方習俗或詢問禮儀公司,以確保符合傳統禮節。
訃聞家屬名單該怎麼寫?
撰寫訃聞家屬名單時需特別注意對應關係與用詞,常見格式如下:
◉ 孝男、孝女:子女在父母過世時的稱謂。
◉ 孝媳、孝婿:媳婦或女婿對過世公婆的尊稱。
◉ 孫男、孫女、曾孫:列出子孫輩,視家族結構而定。
◉ 反服父、反服母:父母尚在而子女過世,父母在訃聞中稱「反服父」、「反服母」。
◉ 族繁不及備載:若家屬眾多,無法一一列名,通常會在最後加註此語,表示仍有親人未能詳列,並非遺漏。
訃聞名單示例:
孝男:張大文 孝媳:林淑芬
孝女:張小美 婿:陳建宏
孫男:張承恩、張承俊
族繁不及備載
訃聞家屬名單除了表達血緣關係與悼念情感外,也是對外正式公告的親屬陣容,建議謹慎確認親屬排序與稱謂使用。
訃聞常見用詞解析
為了使訃聞更具莊重與文化脈絡,部分家庭仍採用傳統用語。以下為幾個常見詞彙:
◉ 顯考:對過世父親的尊稱。
◉ 顯妣:對過世母親的尊稱。
◉ 公/母/媽:用於長者姓名前後,如「張公」、「王母」、「黃媽」。
◉ 令尊/令堂:用於他人父母,具有敬意。
若家屬選擇以白話撰寫訃聞,也可酌情使用現代詞彙,但仍建議保留基本格式與尊稱,以展現對逝者的尊重。
結語:訃聞不只是通知,更是家屬心意的展現
撰寫訃聞不僅是形式性文件,更是逝者人生最後的一段紀錄。清楚的資訊、恰當的用詞與完整的訃聞家屬名單,能幫助親友安排弔唁與參加喪禮,同時也反映出家屬的用心與尊重。
若您在撰寫訃聞上有任何疑問,建議尋求專業禮儀公司協助,以確保內容準確、符合禮俗,為親人留下最圓滿的告別儀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