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
出殯是什麼意思?過世到下葬需多久?流程與注意事項一次搞懂 | 台北禮儀公司 | 板橋禮儀公司

在親人離世後,處理後續事宜時常會聽到「出殯」這個詞。那麼,出殯到底是什麼意思?從過世到出殯通常需要幾天?整個儀式流程又是怎麼進行的?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出殯的定義、時間安排、流程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,協助喪家順利完成告別儀式。


 

什麼是出殯?

「出殯」又稱「出山」,指的是奠禮結束後,將亡者的靈柩移送至安葬地點(如墓地或納骨塔)的過程。這一儀式象徵著陪伴逝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,傳統上會由道士、法師或僧侶主持,並由家屬陪同完成。


 

出殯需多久時間?從過世到下葬的安排

依照台灣傳統習俗,從親人過世到出殯,平均約需 10 至 15 天。這段期間包括遺體安置、豎靈、入殮、發布訃聞及舉辦告別式等程序。根據內政部「台閩地區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」報告指出,從接體到安葬的平均天數為 13.27 天,中位數為 10 天

常見影響時間安排的因素包括:

  • 擇定吉日吉時
  • 地方習俗或宗教信仰
  • 家屬意見協調

隨著現代社會結構改變,喪禮流程趨向簡化,時間安排更具彈性。


 

出殯完整流程說明

傳統家庭出殯流程:

  1. 移柩:家屬扶柩哀悼後,由與亡者同姓親人抬棺。
  2. 起柴頭:擺上供品,由家屬行禮祭拜,稱為「家奠」。
  3. 點主:將神主牌點成主位,傳統土葬則於墓地進行。
  4. 宗教儀式:誦經超度,部分安排於封釘前或告別式後。
  5. 公奠:由機關團體或友人向靈前致意、拈香。
  6. 封釘:由直系親屬或同輩血親釘棺,象徵子嗣延續。
  7. 旋柩:家屬繞棺木三圈,表達不捨。
  8. 啟靈:出發至火化場或墓地,由家屬跟隨靈柩前行。
  9. 辭客:發引後跪謝親友,表達感激。
  10. 買路錢與排路祭:沿途燒紙錢、回禮感謝路祭者。

傳統儀式中,出殯前一晚也會舉辦「做司公」,藉由銅鐃法器表演,安撫家屬情緒。


 

殯儀館內現代出殯流程(內政部建議)

  1. 移靈禮:迎請神主牌與靈柩入場,全體肅立。
  2. 遺族告靈:家屬持香、花等恭請亡者登堂。
  3. 入殮儀式(視情況而定)
  4. 迎請尊長:子女於場外跪迎尊長蒞臨。
  5. 靈前誦經:由宗教人士誦經祝福。
  6. 家奠儀式:依親屬關係順序依序致奠。
  7. 生平事略與答謝詞:介紹亡者生平,遺族致謝。
  8. 公奠與拈香:由單位、友人致意。
  9. 瞻仰遺容:親友進入堂內向亡者告別。

 

出殯後的儀式安排

出殯完成後,遺體會被火化或安葬,接著進行「返主安靈」儀式。此為將亡者神主牌供奉於祖先牌位旁或另設香案,日後便可祭拜追思。


 

出殯與頭七能在同一天進行嗎?

可以,但需視火化或下葬的時辰安排。一般會在清晨(如子時)先舉行頭七法事,日出後再進行出殯儀式。兩者儀式分工不同,時間安排上只要妥善協調即可同日完成。


 

結語:尊重傳統,配合現代節奏

無論傳統或現代喪禮流程,出殯是極具文化意義的重要儀式。透過正確的安排與了解,可協助家屬完成圓滿的送別,也讓亡者走得莊嚴、有尊嚴。建議家屬可依宗教信仰、家族習俗與時間條件,彈性調整喪禮流程。

如您對出殯或其他殯葬儀式有更多疑問,建議諮詢正安生命禮儀公司,以獲得最妥善的協助與安排。

TOP
0955-613-867 24小時免費諮詢 GOOGLE 1000+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