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
【2025端午節喪家禁忌事項】送粽、祭拜習俗與避忌全解析 | 台北禮儀公司 | 板橋禮儀公司

端午節是台灣很重要的傳統節慶,不僅是緬懷屈原的紀念日,更充滿各種驅邪避穢的習俗,如掛艾草、配戴香包、吃粽子與划龍舟。然而對於家中有喪事的家庭而言,端午節不只是慶典時節,更有諸多禁忌與習俗講究。
 
正安生命禮儀透過這篇文章,完整解析端午節期間,喪家應注意的行為規範與送粽習俗,讓您在尊重傳統的同時,也能避免無意間觸犯禁忌。
 

喪家過端午節需特別注意什麼?

 
1. 忌參與節慶與熱鬧活動
依據台灣傳統民俗信仰,家有喪事未滿一年者(即「對年」期間),應避免參加任何節慶活動或群聚慶祝,包含端午節。這是出於對亡者的尊重,也象徵哀悼未盡。
 
2. 祭拜可提前、儀式宜從簡
喪家若欲在端午期間進行祭祖,建議可於節日前一日提早進行。供品方面可選擇簡單的水果、茶水及粽子,整體儀式不宜鋪張,著重心意表達。
 
3. 避免穿著鮮豔與神明露相
守喪期間應避免穿著紅色、黃色等亮色系服飾,亦不宜燃放鞭炮、播放音樂。家中神明桌亦應暫時遮蓋,以示對先人的尊重。
 

喪家端午包粽、送粽禁忌與習俗一次看

 
1. 喪家不宜主動包粽與送粽
傳統觀念中,包粽、送粽為節慶象徵,與哀悼氛圍相抵觸。因此守喪者應避免親手製作或主動贈送粽子,以免被認為不敬祖靈,觸犯忌諱。
 
2. 整串粽子象徵不吉,喪家不宜收
傳統上認為「整串粽」與「吊肉粽」意象相連,形似自縊之景,因此被視為不祥象徵。特別在中部地區如鹿港、彰化,更將送整串粽視為「送煞」儀式之一,具有逐煞除邪的民俗背景。
 
因此,喪家在對年期間不應主動接受整串粽子的贈禮,若親友有心致贈,應先溝通,或改以單顆包裝呈現,較為妥當。
 
3. 祭拜用粽應整串未剪,但須親友代送
若需進行端午祭祖,所用之粽子可由親友協助送達,且須保持完整不剪斷。喪家則可回贈貼紅紙的白砂糖,象徵感謝與祈願平安。
 

端午節這些事喪家也要避免

 
1. 忌婚嫁、開市、搬遷等大事
端午被稱為「惡月惡日」,陰氣盛重。家有喪事者本就不宜舉辦喜慶活動,這一天更應避開結婚、搬家、開業等大事,避免沖煞。
 
2. 忌戲水與登山活動
端午節時逢梅雨季與五毒活躍期,傳統認為水域會有水鬼抓交替,山區則易見毒蟲出沒。因此無論出於民俗或安全理由,都建議喪家避免從事戲水、爬山等戶外活動。
 
3. 忌探病、掃墓
端午為陽氣最盛之日,醫院、靈堂等地陰氣較重,不宜前往探病或辦理後事。若因必要行程無法避免,可準備香包或淨身物作心理防護。
 
四、若誤收整串粽子怎麼辦?
若因不知情收到整串未剪的粽子,可將綁繩剪開,使其失去「吊煞」意象,解除不祥。一般建議節慶期間送粽應以分裝、禮盒為佳,避免造成誤會。
 
喪家過端午節,遵守禁忌是對祖先與傳統的尊重。端午節是紀念、感恩與避邪的重要時刻,而對於喪家而言,無論是祭拜安排、粽子收送、節慶活動參與,都建議在不違傳統與家庭價值下妥善應對。
TOP
0955-613-867 24小時免費諮詢 GOOGLE 1000+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