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
七娘媽與床母:兩位不同的守護神

在台灣,七夕不僅是浪漫的情人節,更是傳統的「七娘媽生」與「床母誕」,專門為了保佑孩子平安長大而設的祭典。雖然兩者同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,但其實是兩位不同的神祇,祭拜方式和意義也各有不同。

 

 

七娘媽與床母:兩位不同的守護神

七娘媽(七星娘娘)

七娘媽,又稱七星娘娘,傳說中是織女的六位姊姊之一。她們同情牛郎與織女被拆散的命運,於是化身為天上的保護神,守護人間的孩子。在台灣,七娘媽被視為兒童的守護神,祭拜活動通常在農曆七月初七進行。

床母

床母則是專門照顧嬰幼兒的神祇。傳說中,床母會在孩子睡覺時陪伴,確保他們安穩入睡。因此,床母的祭拜通常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三天、滿月、七夕等節日進行,並持續至孩子十六歲。

 

 

七夕祭拜七娘媽的方式與注意事項

祭拜時間與地點

祭拜七娘媽的時間通常在農曆七月初七的下午,供桌可設在自家門口或庭院。祭拜時,家中16歲以下的孩子應一同參與。

祭品準備

常見的祭品包括:

◉ 糖粿(湯圓中央捏出凹痕,象徵織女的眼淚)

◉ 麻油雞

◉ 油飯

◉ 三牲(豬、牛、羊)

◉ 當季水果,如龍眼

◉ 金紙(壽金、福金)

此外,七娘媽喜愛當季花卉,建議準備圓仔花與雞冠花,象徵團圓與多子多孫。

特殊習俗

祭拜時,可準備化妝用品,如胭脂、水粉、圓鏡子、梳子等,稱為「妝水水」,象徵祈求孩子容貌端正。祭拜後,將水粉折成兩半,一半丟向高處,另一半由家中女孩使用,寓意與七娘媽一樣變得漂亮。

禁忌事項

◉ 避免食用牛肉,以免觸怒牛郎。

◉ 避免穿著破損的衣物,象徵織女的工作。

 

 

七夕祭拜床母的方式與注意事項

祭拜時間與地點

祭拜床母的時間通常在農曆七月初七的傍晚,供桌可設在臥房的床上或床頭。祭拜時,家中16歲以下的孩子應一同參與。

祭品準備

常見的祭品包括:

◉ 油飯

◉ 麻油雞

◉ 雞腿

◉ 茶水

◉ 刈金(紙錢)

◉ 床母衣(婆祖衣)

特殊習俗

祭拜床母時,不可供酒,以免床母喝醉無法照顧孩子。亦不宜供魚,以免床母挑魚刺挑太久。祭拜過程應簡短,約十至十五分鐘內完成。

禁忌事項

◉ 避免供酒,以免床母喝醉無法照顧孩子。

◉ 避免供魚,以免床母挑魚刺挑太久。

◉ 不附筷子,避免床母用筷子教訓寶寶。

◉ 不拜青菜,避免床母照顧寶寶時吃青菜。

 

 

七夕祭拜的意義與持續時間

在台灣,七娘媽與床母的祭拜習俗持續至孩子十六歲。當孩子滿十六歲時,家中會擺設神案,準備油飯、麻油雞酒、圓仔湯等,祭祀七娘媽、床母等神明,感謝神明多年來的庇佑。

此外,台南的開隆宮是供奉七娘媽的廟宇之一,每年七夕會舉辦「做十六歲」的成年禮,吸引眾多信徒參與。這項習俗起源於五條港一帶,象徵孩子從此成為成年人,感謝神明的保佑。zh.wikipedia.org+1zh.wikipedia.org+1

 

 

結語

七夕祭拜七娘媽與床母,不僅是傳統的宗教儀式,更是表達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期望。透過這些習俗,家庭凝聚了情感,傳承了文化,也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溫暖與關懷。

如您對七夕祭拜習俗有更多疑問,或需要協助,歡迎聯絡正安生命禮儀公司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。

TOP
0955-613-867 24小時免費諮詢 GOOGLE 1000+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