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
農曆七月鬼月是什麼?鬼門開時間、歷史由來與十大禁忌一次搞懂! | 台北禮儀公司 | 板橋禮儀公司

農曆七月鬼月是什麼?鬼門開時間、歷史由來與十大禁忌一次搞懂!

每年到了農曆七月,台灣社會就會瀰漫一股敬畏與謹慎的氛圍。許多人開始注意鬼門開時間、是否能搬家、拍照、甚至外出旅行。所謂的「鬼月」到底是從哪裡來的?真的如傳說中那麼可怕嗎?又有哪些禁忌是寧可信其有的?本篇就帶您一次完整了解農曆七月的歷史由來、民間信仰與現代觀點

 

2025 鬼門開關時間:你知道是幾點嗎?

◉ 鬼門開:2025年8月22日晚上11點(子時)

◉ 鬼門關:2025年9月21日晚上11點

很多人以為鬼門是在農曆七月初一(8月23日)開,但根據民俗,實際是在「前一晚的子時」(即晚上11點)就已經開門了。因此鬼月從 8月22日深夜 就正式開始。

 

鬼月的由來是什麼?其實跟皇帝、戰亂與移民有關

鬼月的起源眾說紛紜,以下是幾種最常見的說法:

1. 朱元璋禁民祭祀的說法

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篤信風水,為了避免民間與皇族「搶吉時」祭祖,故意讓人散布「七月不吉」的謠言,藉此壓制民間信仰。

2. 商代「七月喪」的誤解

古籍中提到「天子七月喪」,指的是國喪延至第七個月,但這裡的「七月」不是陰曆七月,而是指葬禮程序中的時間,與鬼月本身並無直接關係。

3. 台灣特有的歷史背景

真正影響台灣「鬼月」觀念的,其實是清末以來的本土歷史。台灣早期經歷移民衝突(漳泉械鬥、原漢對立)、抗清抗日等動亂,造成大量無主孤魂。因此各地興起「普度」文化,設立如「萬善公」、「有應公」、「大眾爺」等廟宇,祭祀無人奉祀的靈魂,也逐漸形成現今一整月普渡的習俗。

 

鬼月怎麼演變成整整一個月?

根據宋代《東京夢華錄》記載,中元節(農曆七月十五)前後市集熱鬧、戲劇連演,甚至上演「目連救母」等宗教戲碼。普度活動從七夕開始延續至中元節,不斷延長、擴大,最後發展成今日整月性質的鬼月。

 

鬼月禁忌這麼多,真的不能做嗎?

雖說鬼月禁忌眾多,但其實多數都是出於「寧可信其有」的慎重態度。若你也屬於較保守、願意入境隨俗的一派,以下列出幾項最常見的禁忌與注意事項:

 

在戶外的禁忌

◉ 有人拍肩、喊名不要回頭:三把火(頭頂、左右肩)象徵陽氣,回頭可能讓火熄滅。

◉ 避免夜拍、錄影:陰氣重,易拍到不該拍的。

◉ 少進醫院或病房:醫院氣場混亂,易招穢氣。

◉ 鬼月不買房買車:牽動磁場,容易沖煞。

◉ 不要靠牆走或靠牆休息:牆邊陰氣重,易沾染。

 

在家裡的禁忌

◉ 半夜不要曬衣服:衣物像人體,易吸引靈體。

◉ 晚上別吹口哨、打鐵、敲牆:會吸引「好朋友」注意。

◉ 半夜別剪指甲:指尖靈氣重,會被吸引。

◉ 浴缸水勿留過夜:易聚陰。

◉ 室內別撐傘、擺風鈴:這些象徵「招魂」行為。

◉ 拖鞋別擺太整齊,鞋頭別對床:好兄弟可能會「循鞋找人」。

 

出遊旅宿的禁忌

◉ 別住走廊尾間:人氣弱,陰氣重。

◉ 進房先敲門三下:打招呼避「撞房」。

◉ 先開燈、電視,別急開衣櫃:讓空間恢復陽氣。

◉ 衣服別掛衣櫃內:傳說會擠到「好兄弟」。

◉ 鏡子勿對床:風水上鏡子會「反煞」。

◉ 不要帶人形物品回家:如娃娃、雕像,容易成為附身載體。

 

鬼月可以辦喪事嗎?

傳統上認為農曆七月不宜辦告別式,因此若親人於鬼月往生,部分家庭會選擇先冰存遺體、守靈等到八月再出殯。但現代觀念逐漸開放,喪葬多依個人信仰與實際需求安排,不再一味避諱。只要懷有敬意與正念,日日皆是好日。

 

鬼月不是恐怖的月份,而是關懷孤魂與歷史的月份

農曆七月其實並不可怕,反而充滿了人文關懷的色彩。透過普度好兄弟、祭拜無主孤魂,我們延續的是對逝者的悲憫與善念。這是一種源自台灣移民歷史的集體記憶,也是對於共同生存土地上的尊重與珍惜。

TOP
0955-613-867 24小時免費諮詢 GOOGLE 1000+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