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
晉塔是什麼?

「晉塔」(也寫作進塔、進金)是喪葬流程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。逝者完成火化,或傳統土葬後經由撿骨(撿金),將骨灰(骸)裝入骨灰罈/骨甕,由家屬護送至靈骨塔安奉、完成安葬的過程,即為晉塔。這一步象徵把親人安穩送入新福居,也讓家屬有依循可祭祀、追思。

 

晉塔流程怎麼做?一步一步帶你完成

步驟一:確認火化與入塔時段

多數家庭會把晉塔安排在火化同一天;不過火化場與靈骨塔都需要「事先預約」。請先和禮儀公司與靈骨塔管理單位協調:

  • 火化完成時間
  • 交通移動時間
  • 預計抵達靈骨塔的時間
    以上時點確認後,再請塔方排定入塔人力與儀式。

若是遷葬/遷墳的「進塔」(非當日火化),可直接自下一步「擇吉」開始。

步驟二:擇良辰吉日

傳統會參考往生者生肖、塔位坐向與家族習俗來選日。若火化當天不宜晉塔,則改擇日辦理。

  • 若無法當日入塔:可先暫厝。方式常見有二:
    1. 送至有提供暫厝服務的場所。
    2. 先把骨灰罈/骨甕擺放在預計安奉的位置,但不坐正位,正面略向斜前方,底下墊五張或七張刈金;等到良辰吉日再抽出刈金、擺正安奉。

步驟三:備妥必要文件

抵達安厝地點前,請預先準備並攜帶下列證明(依實際情況擇一或數份):

  • 死亡證明、除戶謄本(除戶證明)
  • 火化許可證(火化者)
  • 起掘許可證(土葬撿骨者)
  • 遷出證明(遷葬者)

步驟四:進行晉塔儀式、安奉骨灰

晉塔儀式會依宗教/信仰調整流程:

  • 基督宗教:儀式多簡約,通常不特別拘泥擇日。可先舉行追思禮拜(詩歌、禱告、分享),再入塔安奉,臨行前獻花、致意祝禱。
  • 佛、道教:通常由法師/道士引領。多會先禮敬土地公、三寶佛或地藏王菩薩,供花果與適量紙錢,誦經約半小時至一小時;隨後至靈骨塔安奉骨灰罈/骨甕,與先人拜別,再收拾供品、由塔方協助焚化紙錢(若有規定依其辦理)。
 

晉塔供品怎麼準備?

供品沒有絕對規格,重點在於心意與配合場地規範;不少塔方也鼓勵減量、環保祭祀。常見配置如下,實際以各塔方與家族習慣為準:

  • 土地公:糖果、餅乾、花生,或一份水果+適量紙錢。
  • 佛祖:餅乾、水果、鮮花+適量紙錢。
  • 先人:十二碗菜或三牲、白飯、水果、酒或茶水、一副筷、鮮花+適量紙錢。

溫馨提醒:不少場館對香支數、紙錢焚化方式與開放時段有明確規定,建議事前向塔方確認。

 

晉塔有哪些禁忌與注意事項?

1. 行程規劃與即時通報

火化、車隊移動、入塔儀式到安奉,環節彼此相扣且需要人力支援。自申請火化起,就要同步估算各時間點並確實通知塔方。途中若有延誤(火化排程、塞車等),請主動與塔方保持聯繫,以利彈性調整。

2. 禮儀與服裝

全程以莊重、肅靜為原則,避免喧嘩、奔跑、嬉鬧。服裝以深色、素面、得體為宜,避免太過鮮艷或誇張款式。

3. 拜別後不回頭

依傳統習俗,安奉完成、向先人拜別後不宜頻頻回頭,寓意讓逝者安心入住,不再掛念在世親人。

 

晉塔後多久要祭拜?

佛、道教常見的後續祭祀節點有:

  • 作百日:逝世滿一百日
  • 作對年:逝世滿一周年
  • 作三年:部分家庭會再行三年祭

日常節令則視各家族習慣辦理,常見如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中秋、農曆年前等。若生活繁忙,至少可選在清明逝者忌日祭拜;若因各種因素不便前往,可洽詢塔方是否提供代祭拜服務

 

常見問答|實務小提醒

  • 一定要同日火化+晉塔嗎? 不是絕對,但同日流程須先協調火化、交通與塔方入塔時段;若不宜同日,可先暫厝、改擇吉日。
  • 供品能否簡化、改以鮮花為主? 可以,依塔方規範與家屬意願調整,環保祭祀正逐漸成為主流。
  • 文件忘帶怎麼辦? 多數塔方會要求文件到位才受理安奉,建議在出發前再次清點,以免延誤儀式。
  • 需要專人帶領嗎? 建議由專業禮儀師或法師/道士引導,可減少流程疏漏並顧及家族禮俗。

 

若您需要協助擇日、預約火化與靈骨塔、儀式帶領與文件準備,歡迎與正安生命禮儀聯繫,我們可依宗教信仰與家族習慣,規劃同日火化晉塔或擇日入塔的完整流程,讓儀式更順暢、安心。

 

延伸閱讀

TOP
0955-613-867 24小時免費諮詢 GOOGLE 1000+評論